点击购买中英双语道德经

中文+拼音+英语:帮助海外华人学习华夏哲学

第六十二章 道为天下贵

道者 万物之奥(“道”是万物之奥妙)。

善人之宝 不善人之所保(善人视“道”为珍宝,不善人也视”道“为护佑)。

美言可以市尊 美行可以加人(美言可以受人尊敬, 美行可以吸引从众)。

人之不善 何弃之有(有的人即使不善,也不至于抛弃他吧)?

故立天子 置三公(所以天子既立,置三公爵位),

虽有拱璧 以先驷sì马(与其采用宝玉为信,宝马为祭祀),

不如坐进此道(还不如轻松以“道”治国)。

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(古人为什么以“道”为尊呢)?

不曰“以求得(“道”不正是所谓“有求必应,” ),

有罪以免邪“( 甚至罪过都可以得到救赎吗”)?

故为天下贵(所以”道“为天下至尊至贵的信仰)。

注释:第二十七章,说“常善救人,故无弃人”。 这一章继续解释,为什么不善之人,即使不为“道”, 依然可以得到“道”的保护:“以求得,有罪以免”。“道”包容救赎,所以“道”的信仰“为天下贵”。

唐诗: 圣谟mó九德,真言五千。庆集昌胄zhòu,符开帝先

- 《郊庙歌辞:享太庙乐章:文舞》

诗注:“真言五千”指《道德经》五千言。 《左传》说:“ 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”。 而《道德经》说“道”可以“求得”,可以免罪,甚至先于祭祀的拱璧和驷马;所以在唐朝,作用类似宪法。

道德经 中文+拼音+英语

帮助海外华人学习华夏哲学

点击链接购买中英双语道德经